中医分享三消降糖法,糖尿病患者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2-11-02 16:07:35 文章来源:壹点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 > 正文
一俗话说:场秋雨一场寒。现在,秋冬季节来临,养生进补也被老百姓们提上了日程。不过,香甜的膏方虽好,却让糖尿病患者们望而却步。对于糖尿病患者们来说,除日常吃饭的诸多忌口,每日还需搭配二甲双胍、胰岛素这些降糖药,防范其他并发症,让其容易产生焦虑的心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妨尝试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在西医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让中医由内而外修补调理你的身体,提升控糖的生活质量。

一、中西医对糖尿病的看法

西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息息相关:

1、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出现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通常归类于I型糖尿病;

2、当饮食不节制、运动不足或精神压力过大时,导致体内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和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这类归属于II型糖尿病;

基于上述两个致病原因,西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也简洁明了,通常会选择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类、胰岛素等控制血糖。

二、中医医对糖尿病的看法

中医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的范畴,早在《内经》中便有记载,且消渴证的主要症状是口渴、小便甜、易生痈疽、形体日渐消瘦,与西医糖尿病症状相吻合。同时,消渴的发生,与体内肺、脾、肾三个脏腑相关,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并且根据轻重不同分为上、中、下三消:

1、上消者在肺,肺热伤津,常表现为口干舌燥,一直口渴想喝水,小便频数量多;

2、中消者在脾胃,胃内燥热炽盛,常表现为口渴尿多,饭量增大且容易饿,但形体消瘦,大便干燥;

3、下消者在肾,肾阴亏虚导致小便频数,质地浑浊如脂膏或尿甜,伴有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等症状;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消渴症,中医也常对症下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三、中医对糖尿病的调理方针

中医认为,真正的消渴不是仅限于身体的水分缺乏,而是体内传输水液的脏腑功能出现障碍,如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仅在表证中一味补水,消渴也还是会存在[1]。所以,中医治疗虽治分三消,但其根本仍立足于肾;保证肾脏稳固,避免肾脏衰竭,加强心肝功能,让胰与脾恢复到自然平衡的状态。

对于日常降糖,中医也有妙招,日常茶饮方:

对于病症较轻或想要日常保养的朋友来说,简单的茶饮也是个好的选择,一杯清茶代替咖啡奶茶,爽口又养生。

制作方法:取30g玉米须,放入水中烧开,日常代茶饮即可。

《本草纲目》中记载:玉蜀黍性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其根叶可治疗尿路结石,痛不可忍;现代医学研究[5]也证实,玉米须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能纠正高糖状态,促进体内胰岛细胞修复,进而达到控制糖尿病的作用。

上海德达医院温馨提醒:糖尿病作为三大慢性病之一,困扰数万群众,无论采用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是不错的选择。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整饮食和作息,两者搭配,才是治疗恢复的好方法。

备注:

一、文章来源:

上海德达医院官方公众号《中药科普 | 糖尿病治标不治本?中医分享三消降糖法》

二、参考文献:

1. 张世超,石岩,杨宇峰.金元四大家论消渴之治疗理论 框架[J].中医药导报,2015,21(21) : 3-5.

2. 王改仙,高颜华,周铭.刘完素《三消论》浅识[J].中国 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8) : 6.

3. 吴健,张振忠,张军军,等.张振忠论三焦分期温阳化 瘀法治糖尿病肾病[J].四川中医,2019,37(4) : 13- 15.

4. 李鹏举,刘爱华.刘爱华从三焦辨治消渴病的经验撷要[J].国医论坛,2019,34(2) : 50-51.

5. 尚浩南,陈珺明,阮君,王兵.玉米须防治代谢综合征的药理研究进展 [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30(10):1273-1276.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19.10.020.

标签: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

同花经济网 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Copyright©2011-2020  www.thx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